谢季禹说:“陛下主意已定,我们再反对无疑是螳臂当车。我们又已经让你姚先生心生嫌隙,一旦起了矛盾,你姚先生可不会对你留情。”他叹了口气,“更别说你和‘新’那边的人有不小的矛盾……所以即使真的要守孝三年也是好事一桩,至少可以避祸。” 谢则安沉默下来。 前些时候,他还与赵崇昭侃侃而谈,说什么“共创盛世”。现在却得考虑起“避祸”来,都说伴君如伴虎,这话果然一点都没错。 谢则安说:“还是希望老太爷没事。” 天不如人愿,谢老太爷第二天晚上转醒,对谢季禹和谢则安待了一番,阖然长逝。 谢季禹和谢则安商量过后,一同上表请求丁忧。 赵崇昭看到奏疏后气得砸了书房里一大半东西。 谢则安又要走,谢则安要去潼川守孝三年,那可是三年,三年!谢季禹只隔了一重,丁忧还有理,谢则安可是谢家的第四代了,严格来说是不需要去官的,谢则安这么上表是存了什么心思? 赵崇昭恶狠狠地驳回谢则安的折子,遣人去将谢则安找过来。 自从赵崇昭决心推行《市易法》以后,他们默契地暂时避开对方,已经好些天没单独见过面。赵崇昭隐隐猜出谢则安应该在生闷气,气他没和他商量。可他既然想自己做成点事儿,哪能事事都和谢则安通气?赵崇昭乖乖装好宝宝几天,准备等谢则安气消了再好好哄哄,没想到还没等到谢则安气消,却等到了这样的奏疏。 又走!又走!已经走过三年,现在又想走三年! 赵崇昭见到谢则安后用力把奏疏往谢则安面前一砸:“想都别想!三郎,你想都别想离开京城!” 谢则安眉头猛跳。 见赵崇昭眉间是暴戾和愤怒,谢则安微微一顿,说道:“你想到哪里去了,我没想着要走。”他好言劝,“士林重孝,不管我是不是真的要丁忧,姿态都得做足了才行。” 赵崇昭一愣。 谢则安捡起被赵崇昭扔到自己脚边的折子,上前摆回赵崇昭跟前:“你生什么气?你找个理由把它驳回,我不就可以不用走了?” 赵崇昭不蠢,马上想通了其中关节。他喜笑颜开:“还是三郎你想得周全!我这就把你这丁忧申请驳回!” 谢则安看着赵崇昭兴高采烈的模样,在心里叹了口气。 他这一次,果然太托大了。 要不是他太盲信自己对赵崇昭的影响力,也不会让吕宽几人趁虚而入。姚鼎言向来知机,逮着了这次机会哪还会停下来。 新法正式拉开帷幕。 第162章 谢则安没有回潼川,谢季禹领着李氏回去了。 本来谢小妹快要和赵昂完婚,谢老太爷一去,婚事又被耽搁下来。谢小妹倒是很看得开:“我还小嘛。” 赵昂心情不太好。照这个时代的婚嫁年龄来看,他和谢小妹早就算是“晚婚”了,偏偏谢则安说年纪太小不适合,一直拖到谢小妹十六岁才勉强点头。这次一耽搁,他们要成亲时都快二十了! 赵昂强打起神给谢小妹一行人送行。 秋晴好,留客廊十分热闹。谢季禹等人远走之后,气氛却有些凝滞。 谢则安见赵昂默然不语,拍拍赵昂的肩膀,低声说:“是我不好。”时势变化不定,变数太多,赵昂和谢小妹的婚事虽然是板上钉钉的事,却也不一定不会生变。 赵昂不开心归不开心,但他绝对不想谢则安误会他的决心。他坚定地对谢则安说:“没关系,别说三年,三十年我都能等。” 谢则安一怔,淡淡地笑了起来:“你要不是这样的人,我怎么放心把小妹给你。” 这世上,毕竟还是有很多东西是可以相信的。 赵昂面带忧心:“我比较担心《市易法》。”他望向谢则安,“真的不会出子吗?无权无势的商人把控市价有时都会得民不聊生,由官府去做的话,谁能保证每个地方的官员都没有私心?” 赵昂经常在地方走动,对地方上的各种弊病了解颇多,对《市易法》很不看好。 谢则安说:“《市易法》动的是商户的利益,主要影响到的是士农工商里的工和商,就算出了子他们也只能往肚子里;《青苗法》才是大头,这一块动了,必然会大。” 赵昂说:“那怎么办?” 谢则安看着赵昂:“我认识的赵昂,可不是会问‘那怎么办’的人。”他眼含期许,“我并不是多有能力的人,很多事我也想问一句‘怎么办’,但往往没有人能回答我。赵昂,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找出答案。” 赵昂神一振,说道:“三郎你说得对,答案谁都不知道。我会继续在地方走动,如果有什么要我做的,尽管叫人和我说一声。” 谢则安说道:“放心,我绝对不会和你客气的。” 赵昂顿了顿,又说:“我那堂兄已经是一国之君,不是那么好相与的,三郎你可别太惦念这当年的情谊。圣德皇帝这一脉,从来都是他们高兴时从指里挤出点儿恩宠给你,不高兴时能要你命的。要是不够狠,怎么可能坐上帝位。” 谢则安听得怔了怔,说:“我知道。” 赵昂担忧地看向谢则安:“三郎你要真知道才好。” 谢则安苦笑起来。 枉他自认清醒,一路走来却总让别人来劝他看透一点。归结底,大概是因为他太贪心,总想着拥有那么一下、放纵那么一下应该不会有事。他太贪心了啊,总想着拥有那么一份很难属于自己的炙热情,总想相信有那么一个人能为他冲开一切阻碍、将他从来不曾有过的执着摆到他面前。 可真正跨出了那一步,他却有些茫了。他和赵崇昭都像一头扎进了荒原里的人,举目四望,到处都空茫茫一片,谁都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,谁都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靠得太近。 现在绝对不是踟蹰的时候。 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啊。 谢则安心中有了计较,与赵昂分别后骑马回京。 经过姚府时,谢则安停了下来。他向门房报了姓名,求见姚鼎言。 姚鼎言正好在家,听到谢则安在外面时停顿片刻,最终还是说:“去请他进来。” 师徒相见,气氛有些沉滞。 姚鼎言先开了口:“三郎你来见我,不是想和我无言相对吧?” 谢则安动了动,叹了口气,说道:“我现在想尽进制置三司条例司,是不是太晚了?” 姚鼎言眉头一跳,认认真真地扫了谢则安几眼,说:“你对新法有偏见,我不能让你进去。” 谢则安仰起头与姚鼎言对视:“因为先生找到了更意的学生对吗?” 谢则安语气很平静,姚鼎言的心脏却被钝刀子割了一下。到底是自己亲手带出来的学生,过去的种种浮现在眼前,姚鼎言心中有些不忍。可吕宽说得对,谢则安在西夏“试行”新法本是故意把新法引向不好的方向,那样的失败虽然有参考的价值,却也非常容易动摇人心。 他准备了那么多年,决不允许这种事在自己眼皮底下发生,即使做出这种事的人是自己曾经最看好的学生也不行。 姚鼎言说:“三郎,我曾经也希望我们是一心的。” 谢则安听到“曾经”两个字,已经明了姚鼎言的意思。他来这么一趟,本来就没什么意思,他们能劝得赵崇昭把他排除在外,自然不会再考虑让他加入。 谢则安站起来与姚鼎言道别,踏出姚鼎言书房后,他看见了吕宽。吕宽站在回廊边朝他微微一笑,说道:“谢三郎?久仰大名。” 谢则安静静地看着他。 吕宽说:“你说动了端王殿下,我只能东施效颦,试着说服陛下了。”他上前一步,“我想不明白的是,明明陛下比端王殿下更好拿捏,你怎么没把他抓在手里……哦,我知道了,你记挂着你与他的情谊。既然你做出了这么愚蠢的事,那你也别怪我不客气。毕竟不是人人都像你,什么野心都没有——不对,你的野心更大,你是想着要和一国之君携手并进啊。谢三郎,这么天真的你到底是怎么活到现在的?” 谢则安笑了起来:“现在就耀武扬威,不觉得太早了吗?”他看着吕宽,“你想不出对我下手的办法,想用言语让我自阵脚吧?说实话,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——什么情谊,什么携手并进,我一点都听不懂。” 吕宽面微沉。 谢则安做事确实谨慎,叫人拿不住错处。明明谢则安做的每一件事都非常出格,偏偏谁都找不出他不对的地方,他再怎么不甘,也只能基于肯定谢则安所做的一切的基础上,引偏姚鼎言和赵崇昭对谢则安的看法。 这样做确实有效,一切都在他的预期之中。 可谢则安这人太难捉摸,即使已经离间了他和姚鼎言、赵崇昭之间的关系,吕宽心里还是没底。谢则安在凉州时明明已经和赵崇昭离心,却还是轻而易举地翻云覆雨。 有这么一个人在,实在让他如芒在背。 吕宽冷笑不语。 谢则安也不在多言,越过吕宽离开姚府。 吕宽眼睛却是够利,一眼看出了他对赵崇昭不太一样。他不是不通算计、不通谋略的人,正相反,他比谁都懂钻营、钻营。正如吕宽所看到的那样,他对于能利用的人都是极尽可能地拿捏在手,难得有个没捏住的,吕宽怎么会发现不了? 自己会有这么纯良的一面,连谢则安都觉得吃惊啊。 可人这一辈子,总要有那么一点儿需要坚守的东西。 谢则安平静地回到府中。 谢老爷子去得突然,并不在谢则安的预料之中。谢则安这段时间谢绝了所有应酬,闭门著书。这次他写的并不是什么艰涩内容,而是一本《与曾祖书》。《与曾祖书》里是以信件形式记录他们兄妹三人与谢老爷子相处的点滴,写的都是常小事,字句清新隽永,逗趣的地方非常逗趣,人的地方非常人,语句中没提到半句自己对谢老爷子的哀思,字里行间却溢兄妹三人对谢老爷子的孺慕之情。 简单来说,谢则安重抄旧业,写了本能媲美成功学洗脑功能的心灵汤,又名《那些年曾祖父教我的事》《曾祖父再我一遍》…… 富延年第一个上门来,对谢则安好生安了老半天,提出把《与曾祖书》改成画册,让更多人看懂其中的道理。 富延年的《京野画报》办得极好,由他亲自刀,谢则安自然是放心的。谢则安答应下来,亲自送富延年出门。 谢则安这张温情牌打得不错,使劲地刷了一把士林的好度。尤其是老一辈的大儒,看完后都觉得这小子很不错,孝心可嘉。眼睛够利的人还从《与曾祖书》的某些内容中嗅见了不寻常,写信表示想与谢则安详谈那些观点。 这当然是谢则安故意放出去的饵。 他在许多人眼里毕竟是个头小子,即使上头有徐君诚、姚鼎言两个老师,资历在士林中也低得不足一提。谢则安在《与曾祖书》中加出含羞带怯的只言片语,为的正是让活跃于士林中的大儒上钩。 傍着名人搞炒作,出名不要太轻松! 这么做是有点无,不过谢则安没有时间慢慢来。他需要名声,需要足够的话语权。这些东西光靠忽悠赵崇昭是没用的,新法之所以呼声那么高,并不是因为赵崇昭的鼎力支持,而是因为姚鼎言十年如一的经营。 姚鼎言的洗脑手段绝对不比他少。 他还太小,赵崇昭也还太小。 姚鼎言这次要全力一搏,又决定不让他加入其中,那他能做的事只有一件了。 ——职业泼冷水。 这正是赵英将劝君尺留给他的用意。 要不是赵崇昭和姚鼎言都已经头脑发热,吕宽再怎么煽动他们都不会听的。要是不遂他们的意,他们永远都不会死心——无论结果如何,他们都想试一试。赵英希望他做的,不是费心心思去阻挠“新”,而是要他紧盯着整个新法推行过程,出了问题立刻帮忙打补丁,错得实在太离谱才搬出“劝君尺”这把最后杀器劝阻。 谢则安轻轻闭眼。 泼冷水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。同样一个意见说出去,不同的措辞、不同的语气、不同的地位,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。要让自己泼的冷水引起重视,首先,你要有足够的影响力…… 这件事很难办。 可要是不难办,赵英怎么会煞费苦心地把他带在身边教了整整五年? 还好,这里头也有不难办的部分。 既然吕宽完美地完成了动员赵崇昭的使命,还不退场多不好。他资历不够,没法挤进制置三司条例司,但总有人是资历够的。 谢则安正考虑着下一步该怎么走,戴石敲门走了进来。 戴石说道:“官人,端王那边来信了。” 谢则安一笑,说道:“来得正好。”024lqt.COm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