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行,明天再问问你姥爷,要是他也点头,那娘就跟着你一起干。” 就这样,在回到红旗大队的第一个晚上,元妮跟娘,就定下了挣钱的计划。 这个计划其实简单,现在不允许个人做买卖。 元妮要做的,就是钻政策的漏。 她先出钱,去批发点针头线脑,然后,再用这些东西去村里换蛋。 等收到蛋,再卖给供销社。 这样一来,全程都没跟私人做买卖,就不算投机倒把。 第二天一早,元妮娘瞅着没人,赶紧把元妮的计划告诉了老父亲,“我觉得这个法子可行,我也不求多赚,只要挣出砖瓦钱就行。” 元妮姥爷叹口气,“我还当学文是个好的,能为你这个三姐想想,没想到他净顾着自己,孩子,你不用为房子发愁,我跟你娘手里还有点钱,今天我就去定瓦片,帮你起屋。” “爹,不能用你们的钱,要不然,嫂子和弟媳妇会说闲话的。” 陈家几兄弟,有三个都成了家,要是被他们媳妇知道,公婆贴补姑子,肯定会闹意见。 元妮姥爷瞅了瞅元妮娘,“你肩膀上还打着石膏,能干活?” 元妮娘有些脸红,“我现在干不了,不过元妮说了,她出力推车,进村换蛋的时候,我留下守着摊子。” 元妮姥爷寻思半天,也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,“那就这么办吧。” 老两口是舍不得再让元妮娘俩受罪,可家里还有好几个孩子呢,儿子都是亲生的,可媳妇到底是外人,所以一碗水要端平,免得媳妇们说闲话。 这就是陈家老两口的高明之处,不管私底下贴补多少,至少明面上一视同仁。 当天中午,元妮姥爷就在饭桌上说了这事, “学文娶媳妇是大事,所以桂英带着闺女倒腾蛋去,你们几个瞅着,能帮就帮一把,帮不了,也别说怪话。人这一辈子,谁没个走背字的时候?” 他话音刚落,大家伙的目光,立刻齐刷刷看向陈学文。 陈学文的脸红了,张着嘴嗫嚅半天,到底没说出一句话来。 元妮姥爷把这一幕看在眼中,对小儿子很是失望。 当天晚上,陈家老大推回来一辆旧架子车,说是整修一下,给元妮用。 “元妮,你是个闺女,要是用担子,你肯定挑不动,这是我跟队里借的,你试试,能推动不?” 架子车不大,胶皮轱辘还新,元妮试着推了推,“行,我就用这辆车。” 第二天一大早,元妮就推着架子车,跟娘一起出发去公社,准备先买些针头线脑,为换蛋做准备。 走在路上,元妮娘不无担忧,“也不知供销社那人靠谱不?” 她说的,是陈文琪,元妮差错救了陈文琪的儿子,不过,人家也谢过了。 所以这次元妮上门,不知道陈文琪还会不会给面子? 第13章 老物件 “你净心些没用的事,她不肯帮忙,我们再想别的办法。”元妮咬着牙推车,乡村小道坑坑洼洼,实在是不好走。 看见大闺女出力,自己啥忙也帮不上,元妮娘羞愧的闭了嘴。 她突然发现,自己还不如个孩子,关键时候不顶事。 到了供销社,元妮让娘在门口看着车,自己进去找陈文琪。 这还是她第一次来供销社。 一大清早,供销社没什么顾客,三个售货员,有两个坐在柜台后边打衣。 只有副食品柜台的售货员在擦柜台。 元妮走过去问她,“同志,陈文琪是不是在这里上班?” “你找陈主任干啥?” 主任? 元妮没想到,陈文琪竟然不是普通工作人员,而是供销社主任。 “老家亲戚托我带点东西,我得给她送过去。”元妮说着,给售货员看了看手里的包袱。 这里边装的是豆包,是姥姥昨晚上做的,说是求人办事不能空着手。 “陈主任办公室在后边,你从这儿进。” 一听元妮是陈文琪的亲戚,售货员就打开柜台上的盖板,让她抄近道。 供销社前边卖货,后边是库房和办公室。 元妮很快就找到了主任办公室,正好,陈文琪一个人在里边,正泡茶呢。 一杯茶一张报,这可是农民想都不敢想的幸福生活。 “呦,元妮,你咋来了?昨天我还去向大队了,本想看看你,没想到,你搬去红旗大队了,快坐下,跟我说说,有啥需要我帮忙的没?” 陈文琪一抬头,刚好看见元妮,就热情的拉着她坐。 元妮没想到,陈文琪还跑去看她,说明,这个人很长情,知道恩。 既然对方已经去过队里,那就说明,她多少听说了元家的事,这样一来,倒是方便元妮开口了。 “是这样,我跟娘回姥爷家之后……” 元妮一五一十说了起来,把回家后的经历,还有小舅舅的反应都说了一遍,末了,又提了她的赚钱计划。 陈文琪到底年龄大一些,所有人的反应,都在她的意料之中,“现在,你想买点针头线脑啥的,去村里换蛋,然后,再卖给供销社,对不对?” “是的,陈姐,我这么做,不违反规定吧?”更主要的是,能得到陈文琪的支持吗? “以物换物,这不违反规定,而且,我们供销社也有收购蛋的任务,你这个想法非常好。” 陈文琪一番话,一下子打消了元妮的顾虑,并且,她还给出了蛋的收购价格,“我们供销社,蛋的零售价是一斤八钱,收购价,则是一个八分。 你要是拿着东西去村里换蛋,这中间是有利润空间的,不过,这个活很辛苦。” 元妮不怕辛苦,再苦再累,也得挣来属于自己的房子,否则,她们娘几个就没地方去了。 陈文琪点头,表示理解,“这样吧,仓库还有一批瑕疵品,你跟我去看看,要是有合适的,就都给你拿上。” 万事开头难,陈文琪原本就对元妮有好,听了她新奇的想法之后,更愿意给元妮提供便利了。 毕竟,多个朋友多条路,元妮心地善良又聪明,必定不是池中物。 瑕疵品,多少都有点病,价格也便宜。 “你看这块布,就是条纹没对齐,所以便宜一半,不过,这种东西不适合你,要换蛋,得拿小件。” 陈文琪指着那些针头线脑,尼龙袜子,劳保线手套,肥皂,洗衣粉,碗碟,还有锥子,铁钉之类的东西,让元妮挑选。 作为供销社的主任,陈文琪实在是太有经验了,她说的这些东西,都是农村人最喜淘换的物件。 元妮很快就挑好了一堆。 陈文琪直接把会计叫过来算账,因为是瑕疵品,所以价格便宜,一大堆小玩意,只收了五块八钱。 “谢谢你,陈姐,你可帮大忙了,”元妮指了指包袱,“没啥给您带的,自己家做的豆包,你尝尝。” 陈文琪痛快收下,“收好蛋就来找我,除了星期天,一般我都在。” 元妮娘看到元妮淘换了一大堆东西,被吓了一跳,“这得多少钱?” “路上再跟你说,趁着天早,先去红庙坡收蛋。” 元妮推起架子车就走,要回红旗大队,就得经过红庙坡,所以元妮把那里定为第一站,就是想试验一下换蛋的想法,能不能行得通。 “对,先去换点蛋,要不然,我这心里不踏实。” 听说元妮换的都是瑕疵品,便宜,元妮娘一脸笑容,“说起来这都是命,谁能想到,住个院,还能认识个贵人呢?” 两人赶到红庙坡的时候,正好是晌午,大队的人都从地里往家走。 元妮把针头线脑一件件摆出来,开始吆喝,“换蛋,一苗针换一个蛋。” 这个价格,跟集市上差不多,不过,元妮是跑上门来换的,自然是极大的方便了村民。 她身边立刻围了一大群人。 “有没有线手套,怎么换?” “还有肥皂?太好了,我这就拿蛋去。” 在路上的时候,元妮早就算好了账,什么物件换几个蛋,她心里有数。 至于元妮娘,她脑子慢,管不了帐,不过,挑蛋是一把好手,就在一旁帮着收蛋。 然后,把换到的蛋,整齐的码进筐子里边。 元妮给的价格公道,大家伙都把家里的存货拿出来换。 其中,有好几个想换咸盐的。 元妮只能抱歉地说,没有备货,下次一定带上。 除了咸盐,还有好几个老太太,想给宝贝孙子换糖块。 元妮把这些需求都记在心里。 忙活了一中午,事先准备的两个竹筐,都装了,带来的瑕疵品,也少了一半。 眼瞅着没什么人了,母女俩擦把汗,席地而坐,取出早就准备好的干粮,准备垫吧一口。 就在这时候,一个老太太拉着个小女孩走过来,她们看中了一个小搪瓷盆。 这个搪瓷盆有点掉漆,供销社要价五,元妮准备用它换十五个蛋。 如果去供销社买新的,最少两块,还得要一张工业票。 所以买卖双方,都觉得换最划算。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,老太太没有那么多蛋,“我只有九个蛋,剩下的用这个顶,行不行?” 元妮娘看了一眼,只见老太太手里拿着个大老碗,就一口拒绝,“不行,我们这新碗才换三个蛋,你这个是旧碗,还掉碴了,咋能顶六个蛋?”024LQT.com |